0 1分钟 4 周

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指企业自主制定的一套规范文件,包含了在企业范围内制定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作为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依据。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不同,企业标准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和产品特性。它包含企业产品的技术规格、生产工艺、质量要求、管理程序以及员工的操作规范等内容。企业标准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企业标准的内涵

1.1 技术要求:包括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参数、质量要求等。企业标准在制定技术要求时,应充分考虑产品的实际用途和市场需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用户期望。

1.2 管理要求:涉及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制度和规范。这些管理要求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1.3 工作要求:针对员工的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符合标准要求,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和风险。

 

企业标准的分类

2.1 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是企业制定的针对具体产品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它详细规定了产品的外观、性能、结构、材料等技术要求,以及产品的检验、测试方法和合格标准。产品标准是企业生产的核心依据,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产品标准中,需要明确产品的特点、用途和适用范围,确保产品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

2.2 工艺标准:

工艺标准是指对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进行规范的标准。它涉及到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工艺参数、设备选择等内容。工艺标准的制定有助于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的稳定质量。

2.3 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对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的标准。它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标准。管理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确保各项管理活动能够有序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组织能力。

2.4 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是针对员工工作岗位和操作流程的规范标准。它详细描述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如何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流程等内容。工作标准有助于确保员工在工作中遵循规范,减少人为操作引起的错误和事故,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2.5 测试标准:

测试标准是用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测试要求和标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稳定。测试标准能够帮助企业检测产品的各项指标,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企业标准的制定原则

3.1 贯彻国家法律法规:

企业标准制定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得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标准应当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补充和细化,促进企业在法律框架内规范经营和生产。

3.2 保证安全卫生:

标准制定要充分考虑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卫生要求。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不会对用户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同时要确保生产过程无公害、无污染,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健康。

3.3 促进技术进步:

标准制定应当鼓励和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标准要求应与时俱进,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4 吸收国际先进标准:

标准制定时可以参考和吸收国际先进的标准和规范。特别是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有关联的产品,应当考虑采用国际通用标准,以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3.5 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

企业标准应当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资源状况、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不同企业可能有不同的产品特点和生产流程,标准制定应当因地制宜,针对性强。

3.6 参与各方的广泛共识: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应当广泛征求企业内外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尤其是对于企业内部的标准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员工和技术人员的意见,形成集体智慧。

3.7 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目的:

标准制定时应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目的,防止过度规范或标准范围不清晰而导致执行困难。

 

企业标准的实践应用

4.1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标准:

企业在制定标准时,须充分考虑自身的技术水平、资源状况、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不同企业可能面临不同的产品特点和生产流程,因此标准制定要因地制宜,针对性强。企业可以根据市场调研和技术研发情况,明确产品的特点和定位,然后结合现有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修订或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企业标准。

4.2 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相结合:

企业标准的制定应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相结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对整个行业的技术和质量要求的总结和规范,是企业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企业制定的标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且不得违背上级标准的规定。对于已有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产品,企业应该转化成等同或高于上级标准的企业标准,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要求。

4.3 标准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企业标准制定应鼓励技术创新和进步。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企业可以积极吸纳国际先进标准和行业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的研发成果和技术优势,制定高于上级标准的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这样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4.4 标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企业标准在生产过程中起着指导和约束作用。生产人员可以根据标准规范操作,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还能帮助企业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5 标准与内部管理相结合:

管理标准是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规范,包括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等。企业标准与内部管理标准相结合,有助于规范企业的内部流程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4.6 标准的修订和更新:

企业标准应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进行修订和更新。企业应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及时对企业标准进行修订,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

 

企业标准制定步骤

需求分析: 确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性能要求。这通常涉及与客户、利益相关者和市场趋势的沟通。

标准制定: 制定明确的标准文件,包括规范、测试方法和流程。这些文件通常由内部或外部专家编写。

内部审查和批准: 确保标准符合企业的内部政策和目标。这包括与不同部门的协调和领导层的批准。

实施和培训: 将标准应用于实际操作,并对员工进行培训,以确保他们了解和遵守标准。

监测和改进: 定期监测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标准应该定期审查,以确保其仍然有效。

 

企业标准的影响和效益

品质控制: 企业标准充当了品质控制的指南,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通过制定明确的标准,企业可以降低产品缺陷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成本控制: 标准化的流程和规范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企业可以通过优化流程和资源利用来实现更高的效益。

合法合规: 在某些行业中,遵守特定的标准和法规是义务。企业标准确保企业在法律和法规方面合规,减少了法律风险。

市场竞争: 遵循标准的企业通常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因为标准可以在国际间建立信任。它们有助于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

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流程和制度,这有助于企业进行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确保企业高效运转。

 

作用

(一)企业战略与形象提升

近年来,很多企业意识到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战略意义以及标准对企业形象提升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识: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

标准可以有效地规避竞争,淘汰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提高竞争门槛,提升企业在整个行业的美誉度。企业参与标准的制定可以让公众有着很好的联想:标准只有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企业参与说明企业在行业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在某些方面得到了政府的认同,而政府在公众心目中有着很高的权威性。这样一来,公众自然会想到企业在其行业内有着很高的权威性。

(二)企业保护自我发展的壁垒

得标准者得天下,这也是近年来很多企业参与制定标准的原因!率先参与、制订标准,率先推向市场、规范市场,一旦标准实施,企业就获得一个绝好的保护自我发展的壁垒,也获得了到国内、国际市场攻城掠地的强大武器。

给外界或者客户的印象:凡是参与制修订标准的企业,其规模不一定排在行业前列,但一定在单品类或某些品类做到了最前列,在技术或工艺方面形成乐自我特色。所以,企业要积极主动加强与标准制定机构的沟通,建立良性互动关系,为跻身制修订标准队伍增加砝码。

(三)企业树立行业领导品牌

2005年,因《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GB 19295的实施,速冻行业处于惊恐之中。因该标准在微生物指标方面,科学性、适应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行业的发展显现出了明显的制约作用。在三全食品董事长陈泽民的积极支持、呼吁下,该标准修订会议提前召开,修改方案基本满足三全食品的要求。三全食品积极奔波,向公众展示了速冻行业领导品牌的风范。

(四)企业拥有规则的话语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表面看强调的是做任何事,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实质上,其还有另一深层含义,即谁掌握了“规则”的“制定权”,谁将拥有“话语权”,成为“领导者”。作为遵守者,只能被动跟随。“得标准”也许未必得天下,但“得标准”一定能成为破除各种各样技术贸易壁垒的“利器”。

五)企业抢占市场先机

起草标准过程比较长,一般都是一年以上。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可在生产方面抢占先机,即:早一步调整原材料的采购,以免造成因产品指标不达标而造成浪费。

一个参数的设定,从小的方面来说,足以影响一个企业的生死,从大的方面来说,甚至决定一个行业的发展走向。

企业在制订标准过程中,发出了企业的声音,了解了标准核心内容,提前让客户知道产品或者行业动向,在投标中抢占市场先机。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企业会尽量将自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者对自己有利的技术写进标准,让跟随者滞后“找路走”。甚至,一旦这样的技术成为标准,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和路径以及研发和生产投入都将收敛于它,形成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其他的技术发展方案都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六)企业涉标调整幅度较小

在标准制定中能够建言建议,便拥有了提出有利于自身企业发展的术语名称、技术指标等话语权,参编企业很少有为了满足标准而大动干戈、调整产品方案的举动。

比如,在一些参数的标准设置上,企业极有可能将自身的生产参数设定为行业、国家标准,一旦标准开始推广实施,其他企业必须遵守。对于不达标的企业来说,必须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达标。

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更能令人理解透彻。“三聚氰胺”曾置整个乳制品行业陷入危机,酿制甜蜜事业的黎祥食品反而在“三聚氰胺”危机中得到更大发展,主要原因是该公司从一开始便以国际标准为“标杆”。如今,翁延俊作为全国糖果和巧克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在修订标准中更有“话语权”,也更有利于其甜蜜事业的发展

(七)企业赢取更高的发展平台

通过参与和主导标准的制定,在引领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能提前把脉调整企业发展方向等。

发出自身企业的声音,在规则的制定过程中抢占“制高点”,为自身企业的发展赢取更高平台,在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八)政府奖励和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建设

参与制修订标准的企业要么是高新技术企业,要么是技术中心企业或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单位,要么是新产品鉴定或评审企业,要么是创新试点企业等,也正说明了标准化恰是技术、专利和标准有机结合的过程。所以,政府倡导企业参与标准起草,给与鼓励、引导。

1.政府奖励。政府根据参与标准的不同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其中最高可达100万元。同时,安排专项资金对承担组建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的单位给予一定补助等。

2.政府鼓励。一是政府招标:有些招标文件里,凡参与标准起草的企业优先或者入围;二是政府资助:各地对参与标准起草的技术型企业,不同程度地资助发展。三是政府评估:高薪企业申报条件、低息或无息贷款等,参与标准起草的企业优先或者入围;

(九)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急剧增强

在市场竞争中,比人脉、价格、质量的同时,客户更看重企业的形象、层面和合作前途。企业参与标准起草,证明了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客户主管在“售后服务”、“意外处置”、“上级交代”、“同事猜疑”等方面,无后顾之忧,事实上加强了参与标准起草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十)作为参编人员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的重要指标

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时的技术要求之一:参加标准制订。有了标准起草经历,为职称评审加大了砝码。岗位晋升的要求之一:行业内技术知名或专家。有了标准起草经历,同样为岗位晋升加大了砝码。企业标准是企业范围内制定的技术、管理和工作要求,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基础。根据内容和领域的不同,企业标准可以分为产品标准、工艺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多种分类。在制定企业标准时,应贯彻国家法律法规,保障安全卫生,促进技术进步,吸收国际先进标准,合理利用资源,推广科技成果,并使企业内部标准协调一致。

发表回复